11月16日,浙江校友会理事会荣幸邀请到了杭州文明之星、最美杭州人、中华慈善大奖、平民英雄等荣誉获得者——王万林老先生和浙江校友座谈交流,浙江校友会20位校友、家属、朋友参加了座谈交流。
王万林先生在40多年间,以一己之力救助了700多名流浪儿童回家或找到归宿,2008年获中国慈善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华慈善大奖,受到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如今王万林先生已八十岁高龄,身体硬朗、精神矍铄,预约王万林老先生时,我们安排车接,被他婉拒了,他步行两站路,提前十五分钟步行到素心素食餐厅会议室。
座谈交流从11点开始至12点结束,浙江校友会执行秘书长何宗峰向王老先生介绍了参会的人员情况:大部分都是来自河南的一所高校,黄河科技学院的校友们。他说河南他很熟悉,曾经跑遍大半个河南,把河南各地市名称都说了一遍,河南各地市都有他帮助过的流浪小孩,他帮小孩买车票送回去后,后来一一到河南各地市回访过。
王万林老先生就他是如何行善的,娓娓道来
1979年的一个冬夜,王万林正坐班车下班,突然在公交站台上看到一个瘦瘦巴巴的小孩。小孩穿的非常单薄,被冻得瑟瑟发抖,王万林开口问道:“你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吗?怎么不回家?”“我没有家了。”小孩只淡淡的回答了这句话。
看着孩子无助的样子,他当即表示:“走吧,跟我回去,在外面不得冻死了。”
王万林将孩子领回家后,他的母亲不仅没生气,反而还非常支持他的举动,“我们从前受过别人的恩惠,现在就应该把这种恩惠继续传扬下去。”
母亲不仅为孩子洗衣做饭,还好好的照顾了他一段时间,直到对方找到了住处,才依依不舍的跟他们告别。从这一次救助孩子以后,王万林就像是开启了一扇神奇大门,遇上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时,他总能伸出援助之手。在他的家里,最多的时候,曾住过19个孩子,为了养活这些孩子,他每日拼命工作,而孩子们也甜甜的喊他为爸爸。即便生活再难,王万林也咬牙坚持了下来,直到2000年,单位不景气,他下岗了,每个月的工资只剩下几百块。看到王万林的窘迫,也有不少人劝过他,“万林啊,以后别再去收留街上的这些小孩了。“不去管这些孩子,那他们就有可能会误入歧途啊,能帮一把是一把。”面对劝说,他始终坚定不移。而这么多年,他也确实从自己的行动结果中,看到了出手相救的举动有多重要。
当年,王万林偶然路过一处立交桥时,突然看到桥下有个男孩坐在铁轨上发着愣,但不远处正有一辆火车向前驶来。王万林拼命喊道:“孩子,赶紧跑啊,有火车。”可对方却一动不动,仿佛什么都没听到一样,无奈之下,王万林只能奔跑着往孩子冲去,说时迟那时快,就在火车快要撞到孩子之时,他一把将其拽了下来。“孩子,你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不躲开火车呢?”王万林一脸后怕的问着男孩。“对不起,叔叔,我错了。”男孩哭着将事情原委告诉了对方,原来他因为高考落榜,没脸面对父母,所以就想卧轨自杀。看到孩子有这样的想法,王万林也非常心痛,他当下决定要带着对方回家,而后还为其找了份工作。男孩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也彻底将原来的念头打消了,就是王万林的一拽,彻底改变了对方的未来,在王万林的家里,他亲切的喊着对方为爸爸。
其实王万林年轻的时候,也不是没人给他介绍对象,但只要女方一看到他屋里那么多孩子,直接就被吓跑了。被拒绝的次数多了,王万林也就再也没了结婚的念头,虽然他一辈子没成家没孩子,但却收获了无数的孩子。
王万林先生还讲了在公交车上遇到千岛湖胡高平的故事,1992年遇到王万林时,胡高平还是个被学校除名,又被父亲撵出家门的问题少年。但是他其实只是个曲解了“哥们义气”的大孩子,为了这份义气,他给偷自行车的哥们儿做假证,还进过派出所。王万林把他拉回来,送他上夜大,学英语、学电脑,没想到这孩子脑子灵活又肯吃苦,竟然学会了线路设计。1996年,胡高平开了一家网络公司,自主创业。创业成功后,胡高平的公司也几乎成了王万林的第二“庇护所”,长时间找不到工作的人,都被老王塞到这里来“实习”,胡高平也都欣然接受。
上了年纪以后的王万林,帮着几个孩子开了理发店,每天晚上闲着没事,他就会坐车去理发店里看看孩子们。其实这么多年来,承受过王万林帮助的孩子们,也曾说过想将他接到身边一起照顾,可都被王万林拒绝了,因为他不想成为孩子们的负担。也有些孩子看他,仍旧为流浪孩子们操心着,担心他的身体,就劝说道:“爸爸,你应该多休息休息,别管那么多的事情了。”
“你们才不要管我的事情,不管他们,那他们以后如果误入歧途怎么办呢。”看着王万林执拗的样子,孩子们也就不再劝解。
在他这45年中,保守估计一共帮助了700多个流浪儿童,而这也挽救了700多个家庭,可想而知,他做出的贡献有多大。2014年,就在王万林70岁生日的那一天,上百名孩子们从全国各地赶来,为王万林庆祝生日。孩子们围绕着他,亲昵的喊着:“您辛苦了,爸爸。”听着一声又一声的爸爸,王万林也激动的落泪。
对于这些曾迷茫过的孩子们,王万林仿佛像是一盏明灯,为孩子们指引了前路。他们从这间小屋里走出去,有的成了老板,有的读了博士,有的安守一份家业,有的像他一样,投身公益,为更多的人带去温暖。
“出息”了的孩子们都想把“王爸爸”接走养老,但是,他却坚定地留在了老屋里。因为,孩子们幸福就是他最大的愿望,他还要继续援助“流浪儿”,怕打扰到他的孩子们。现在,老屋里陪伴他的最大财富是几本发黄的日记、上千封信件和一大摞照片。日记本里记录着他救助过的孩子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信件和照片是孩子们寄给他的。信里,孩子们总是会亲切地称呼老王为“爸爸”,一声声爸爸就是王万林永不后悔的底气和坚持的动力。
救助的路上,他曾受过很多委屈,被人误骂过“人贩子”,也有的孩子得到帮助后就永久失联,但是,还有那么多始终惦念他的孩子,经常能听到孩子们生活安稳的消息,对他而言,一切足矣。
今年80高龄的王万林,已经早早安顿好了自己的身后事。他签了遗体捐献协议,决定将来把所有的财产都捐掉,几年前,还贷款60多万元,为一群孩子开了三家理发店。现在,年近耄耋的王万林更像一个含饴弄孙的福气爷爷。隔几天,就带上水果糕点,坐上公交,去店里看看孩子们。每个月还会带着孩子们回馈社会,进社区做爱心理发活动。
“我做这个事,从来没想过要什么回报,就是希望他们都能好好的。我的手机号一直没有变,就是等着他们有时间给我报个平安,我就心满意足了。”王万林双肩担起重于山海的责任,他是迷途少年们的指路明灯,也是这世间独一无二、最伟大的父亲。
最后,他提醒参会校友,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孩子迷上手机,手机对小孩子的视力伤害大,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当家长的一定要作表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王万林先生连续讲了一个小时,参会的孩子听得入了神,参会校友无不被王老先生的大爱事迹感动,座谈会接近尾声,参会校友以王老先生的光辉事迹为参照逐一作了什么是善的发言,康春花秘书长作了总结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发大愿、施大爱,乐于助人从身边小事做起,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国家。
李寅会长、康春花秘书长表示,以后还将经常拜访王万林老人家,多向他学习。也希望各位校友参与到学习王万林老人的善举中来,并言传身教,培养下一代的爱心。大家认为这是一次精神洗礼课,更是一堂精彩的德育课,今后一定要修心、修行,多做善事!
座谈交流结束后,参会校友、孩子们一起合影留念并和王万林老先生用餐。用餐结束,大家告别,期待下一次的集体活动。
参会校友名单:
1、 01级电信李寅和孩子、孩子的同学母子
2、 01级音乐康春花和孩子、朋友母女
3、 05级艺设何宗峰和2孩子
4、 05级艺设符国栋和爱人、孩子
5、 02级土木黄进和妻子、俩娃
6、10级国贸马良(上海校友会)
7、12级艺设孙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