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实现了从栾川县中等职业学校的逆袭。
他在对口高考中以全省第九名的成绩考入
黄河科技学院会计学本科专业,
大一结束参军服役,在军事考核中斩获多项荣誉。
今年,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五院四系”之一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攻读会计硕士研究生。
他的求学与军旅经历,
展现了不断奋进的精神,
他就是周松原!
人物名片:周松原,商学部2021级会计学专业。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税务风险管控案例大赛省赛荣获二等奖,多次获评校三好学生。

在栾川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前两年,周松原曾在迷茫中徘徊。当高三的阳光照亮教室窗棂他望着黑板上的函数公式,突然读懂了“亡羊补牢”的重量——语数英基础薄弱如断壁残垣,专业课知识空白似荒芜原野。但他选择成为自己的建筑师:清晨5点的教室,他用红笔在课本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初中未掌握的语法;午休时间,他捧着数学课本向老师请教二次函数的本质;晚自习后,他在宿舍走廊借助走廊灯光默写会计分录,直至星辰挂满夜空。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当别人抱怨对口高考竞争激烈时,他在错题本上写下:“欠下的‘知识债’要用每天多学的3小时来偿还。”他将每一个知识点拆解成可量化的小目标:每天掌握10个英语高频词,每周攻克3道难题,每月完成一次综合测试。2019年盛夏,当全省第九名的成绩单送达时,他终于明白:所谓逆袭,不过是日复一日把“不可能”写成“不,可能”。

2019年的军训,是命运递来的另一把锻刀。当教官以标准的持枪姿势走过队列,周松原心中蛰伏的“当兵梦”被轰然点燃。他在“致四年后的自己”的承诺中明确了自己的考研目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然而高等数学的挑战率先袭来——当同济版教材上的极限符号在眼前飞舞,他像一名新兵面对陌生的武器。但军营般的自律已在他心中扎根:课堂上,他用三种颜色的笔记区分“已懂”“似懂”“不懂”;课后,他在慕课平台跟着985高校课程逐帧学习,将32个高等数学核心知识点录成音频,在往返食堂的路上反复聆听。最终,两张近乎满分的高数试卷,是他向知识高地发起的首次冲锋。
大一下学期,征兵号角吹响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穿上军装。在某野战部队的训练场上,这个曾经的“学业逆袭者”迎来新的战场:第一次武装五公里,迷彩服被汗水浸透成深绿色的“地图”;单杠训练时,掌心的血泡破了又结,结了又破。三个月后,当他多次在连队武装五公里考核中获得前三名,当单杠二练习的满分成绩写入连队记录,迷彩服下的不仅是强健的体魄,更是“永不言弃”的军人魂。

退伍返校的周松原,遭遇了比高数更难的“脱节危机”:翻开《中级财务会计》课本,借贷符号仿佛陌生的密码;坐在教室第一排,却因听不懂全英文授课而掌心冒汗,在最迷茫的时刻,室友递来的不仅是大一的规划书更是穿越时光的叩问:“还记得职专那年,你用365天追上别人三年的进度吗?”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封存的斗志。他重新开启“战时状态”:每天6点的闹钟比军营的起床号更准时,图书馆的闭馆音乐成为每日的晚安曲。为补上专业课时差,他对照教学大纲用不同颜色标注“已掌握”“需强化”“零基础”内容,制定“三轮攻坚计划”:第一轮地毯式清扫基础概念,第二轮专题逻辑写作等难点,第三轮真题实战模拟考场节奏。
英语,这个考研路上的“拦路虎”被他拆解成每日的“攻坚战”:从2024年3月起,他早餐时听真题听力磨耳朵,午休前精读一篇外刊分析长难句,晚自习后用巩固生词。当别人惊叹于他英语成绩的飞跃时,却不知他的笔记本上写满了近百篇真题作文的修改痕迹,每篇都经历了“初稿-批改-重写-背诵”的循环。
2025年春天,当考研拟录取名单公布,周松原终于兑现了四年前的诺言。从栾川县中等职业学校到黄科大,从士兵到硕士研究生,不变的是自律的底色。他用1800个日夜证明,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坚持都在为未来铺路。
写给所有追光者的启示录
周松原的故事,是当代青年奋斗的缩影:在栾川县中等职业学校时,他教会我们“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关键是开始后永不停止”;在军营里,他展现“纪律不是束缚,是让梦想落地的脚手架”;在考研路上,他证明“所谓奇迹,不过是日复一日的厚积薄发”。当“躺平”与“内卷”成为热词,他用行动诠释:真正的青春,是在无人监督时依然选择向上,是在遭遇挫折时依然相信“关关难过关关过”,是把每个当下都活成“不辜负”的样子。
站在人生新的起点,他的目光依然坚定:“自律不是苦行僧式的自我折磨,而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愿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都能以他为镜,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在时代的画布上,绘就属于自己的奋进之路——因为,所有值得抵达的远方,都始于足下的每一步坚定,成于心中的永不熄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