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明确成长路径、做好学业与职业规划,军训期间,艺体学部设计艺术科教中心特邀行业内校友及在校学生干部,面向全体新生开展专题入学教育活动。活动围绕“怎么学、怎么练、怎么规划”三大核心问题,结合专业特点为新生提供切实的成长指引,通过鲜活案例助力他们树立清晰的大学目标与未来发展方向。

2022级环境设计专业在校生张新月作为“身边榜样”,以自身经历为新生解读“大学成长密码”。在分享中,她围绕“平衡即成长,奋斗即答案”这一主线,从协调班级工作与社团活动,到兼顾专业学习与竞赛创新,用具体事例向新生传递:“大学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成长的契机,明确目标、高效执行,才能在多元尝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2009级环境设计专业校友王晓朋则从“专业实践与职业衔接”的角度,为新生搭建从校园到职场的桥梁。作为一线从业者,他通过主持完成的装修改造项目,详细阐述了从项目需求调研、方案设计落地到现场施工协调的全流程。他强调:“专业知识不能纸上谈兵,要关注真实场景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设计思维与沟通能力。”同时,他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梳理出“在校积累—实习进阶—职业深耕”的成长路径,帮助新生理解当下所学与未来职业之间的关联,增强对专业就业的直观认知。

1997级工艺美术专业校友张翀围绕“为什么能坚持承担责任”这一思考,为新生带来深层次的成长启示。他坦言,二十五年来自己能始终保持热情,核心动力在于“愿意被人需要”。从设计到影视、从企业到高校教学,跨领域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被需要的价值,就是成长的动力”。他还鼓励新生:“不要把设计专业的路走窄了。我们所培养的审美、创意和沟通能力,在未来很多领域都能发挥价值。在校期间要多参与跨学科活动,比如学习视频剪辑、与其他专业同学合作创作,这些经历都将成为未来的‘加分项’。”这番话拓展了新生对“职业规划”的认知边界——坚持责任、发展多元能力,未来才拥有更多可能。

活动结束后,新生普遍反馈“心里更有底了”:“不仅清楚了现在要努力学设计、多争取实践机会,也更明白未来不仅可成为设计师,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次入学教育真正让榜样经验转化为新生的成长动力,帮助设计艺术类专业新生从大学起步阶段就找准前进的方向。
【校友简介】张翀,工艺美术专业1997级校友,毕业后在郑州轻工业学院专升本学习,清华美院进修班学习3DsMAX等软件。先后在郑州公交广告公司、北京时代理想影视动画有限公司、中国浪潮集团软件科技公司担任设计师、项目组长、项目经理等。2017年创办河南五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期间先后在黄河科技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郑州美术学院等高校,担任外聘教师。
王晓朋,艺体学部2009级环境设计专业(原艺术设计学院)校友,现工作于河南东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拍摄剧组担任美术制作组展陈设计,2013年--2015年设计师,2015年注册二级建造师资格证/B证,2016--至今担任项目经理及设计师。
张新月,中共党员,艺体学部2022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现任校团委新媒体发展中心主席、河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班学员、SUNNY·追光流行合唱团副团长、班级组织委员、“同心缘”工作室助理。先后获得河南省三好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