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何相德,中共党员、学校首届毕业生。曾任河南省登封市烟草专卖局局长,工作期间先后获评“郑州市劳动模范”“河南省烟草系统决战功臣”“全国烟草系统劳动模范”等。

回忆成长之路,何相德说:“小时候家里很穷,加上父亲去世早,那时候能够断断续续地读书已经很不容易了。在读书遇到困难的时候,有幸聆听了胡大白老师的讲课,从此与黄科大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在黄科大的学习不仅让我学历得到了提升,而且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得到了更多的进步和收获。”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会行云流水,只有经历过岁月的山河,只有尝尽人间百味的人才会真正强大。
何相德的父亲1948年去世,那时他只有3岁,母亲带着他和姊妹四人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他接受教育四年,因家境贫困,停学一年后又上学两年。在学校时,他写的作文常被老师在班级里诵读、在同学间传阅。因品学兼优,后来被保送到初级师范学院,上了一学期后,因家庭经济太困难又被迫退学。虽然不能上学了,但何相德从不放弃学习,每天忙完工作后利用一切时间看书、写字,提高文化水平。他始终相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获,一粒一粒地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获。”“小时候家里贫困,看了华罗庚、齐白石等人物传记,他们取得的成就启发了我,让我知道只有通过丰富的知识才能改变贫困的处境。”回忆起小时候学习的场景,何相德笑着感慨道,他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1965年11月,何相德到供销社做炊事员。工作虽劳累,但一有空闲时间他就读报看刊物。那些有闪光思想的书,总能震撼心灵、激发思考,让他黯淡的生活多了一抹色彩。社会不断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因平时爱看书,知识储备多、更新快,新旧知识交融引发何相德无限思考。他所写的对市场经济理解的相关报告很出彩,能力得到领导认可。后来在竞聘供销社主任时脱颖而出,被聘为登封市东金店供销社主任。任职期间,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成为了他最大的梦想,在一位朋友的建议下他报考了国家自学考试,并向高中老师借了课本,当他准备全力以赴投入学习时,一看书蒙了,因为他报考专业里面有门课程大学语文需要写论文,而这对于没有上过初中、高中的何相德来说成为了他提升自己的最大门槛,因为没有一点基础,书本里面讲的论点论据等内容他完全搞不懂。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转机来了。
“正好,我正瞌睡呢有人给我塞了一个枕头,真的很感谢在我求知遇阻时遇到了胡大白老师。”有一天,因为工作需要何相德在郑州出差,期间他在招待所吃晚饭的时候听到大家都在讨论胡大白老师的讲课内容,而谈话中正好讲到胡大白老师当晚要向学生们讲授大学语文课程里面的论文写作。一听论文写作,何相德立马向说话的人请教,当得知上课时间、上课地点后他迅速收拾完东西后就赶往听课地点。
课堂上,胡老师讲课逻辑清晰、语言流畅,课堂上列举的语句内涵丰富,这些都让他陶醉其中、记忆深刻。“如果能够在登封也有一个这样的自考培训班就更好了。”两个小时的课程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当何相德还沉浸在其中时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于是,当其他学生走完以后,他就找到胡老师“坦白”:“胡老师,我今天晚上其实是来偷听课的,我是登封市供销社办公室主任,今天听完您的课后有很大启发,在学习上有老师指导和没老师指导效果大不一样,咱们能不能在登封也搞一个办学点?”当说明意图后,何相德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胡老师给他最终结果,当得到确定答案后,在何相德的努力下,很快培训班就办起来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前期报名非常火爆,第一期就有100余名学生报名,何相德也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在胡老师的建议下,何相德最终选择报考党政干部基础知识专业和文秘专业。“不要嫌你基础低,关键看你努力不努力。” 在学习中,胡大白老师的话始终影响着他,每当他因为基础差有些知识不好理解时总会想起胡老师、杨钟瑶(胡大白的爱人)老师对他的鼓励,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三年的认真学习,何相德报考的两门专业24门课程一次性全部过关,其中有4门课程拿到了全省第一名。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为了能够让自己在学习上更加进步,何相德工作之余勤于练笔,每天都要写400字左右的日记,用于提高写作能力。其中数篇作品在河南省社科院主办的杂志上发表,其中一篇文章论述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引发读者广泛关注。
“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让我有鲤鱼跳龙门的感觉,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进行写作时,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与以往截然不同。”何相德告诉记者,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他接触到了更多元化的信息和观点,这使得他在看待问题时能够跳出原有的框架,以更广阔的视角进行思考,而这也为他日后在工作中不断取得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7年,何相德任登封市供销社土产公司经理,当时公司经营相当困难,为了扭亏为盈,他综合所学知识并通过读报和听广播,收集信息对比分析,发现当时登封市场白糖虽然在降价处理,但是据国际国内产糖情况及需求,他认为白糖将会发生紧缺,就赶紧让业务员去广西购进白糖数百吨。其他人一开始不理解,但三个月后,白糖开始涨价,购进的白糖很快就销售一空,公司也因此赢利30万元左右。何相德说,正是在培训班的学习让他养成了严密的逻辑思维,善于发现商机、抓住机会。“坚持学习、重视知识、善于分析,才会让我在机遇到来时抓住机遇做出正确的决策,而这些能力的提升都与我在黄科大的学习是分不开的。”何相德说。出色的工作能力,也使他获得了领导的认可,在此期间相继获得了“郑州市劳动模范”“商业部劳动模范”等荣誉。
1990年,何相德被调到登封市烟草专卖局,先后担任副局长、局长等职务,在任期间获评“河南省烟草系统决战功臣”“全国烟草系统劳动模范”等。
“黄科大经过 40 年的发展,从一个刚刚破土出来的小芽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成为中国民办大学里的佼佼者,我相信学校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谈到母校的的发展变化,何相德对母校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他相信母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他向记者介绍到,周围有亲戚高考报志愿时他都会推荐黄科大,每年只要来郑州都会到胡老师家看看,聊聊近期的生活和工作上的收获。谈到学校未来发展,何相德充满期待地说,未来学校在新一代管理人的领导下,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更加优秀的人才。
他寄语师弟师妹,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我们怎样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呢?取得成就的最好方式就是提升自己。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梦想,缺乏的是脚踏实地,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人。希望师弟师妹们继承学校“开拓 拼搏 实干 奉献”的精神,在社会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日后成为学校的骄傲。